外国语学院课堂教学基本行为规范
“提高每一堂课的教学质量,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是外国语学院的一项长期目标。该目标将外国语学院每位教师在课堂里的个人努力与外国语学院整体的生存与发展联系在一起,因为课堂教学既是人才培养的起点,又是重点;它既体现出该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又反映了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价值观。所以,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科学地规范课堂教学行为,外国语学院经过认真调查、研究,在广泛地征求外国语学院领导班子和全体教师意见的基础上,特制定此《规范》。
一、课堂教学的时间安排
课堂教学的时间安排要全面反映该课程的性质与要求,凸现教师对该课内容的理解和教师的专业水平,同时也要考虑到学生在上课时的表现和近期对教学质量的反馈。课堂授课的每一环节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课程教学的展开应有节奏感,力争做到有张有弛。
1.以两节课(90分钟)为一个单位计算,学生课前总结性或回报性发言、练习(presentation)应在10-15分钟之内为宜;
2.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讲解与诠释不应少于整体授课时间的50%-60%;在《语音语调》、《听力》、《英语口译》、《英语教学技能》、《写作》、《口语》等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中,教师对新知识的讲解与学术性介绍不应少于35%-40%;
3.在两节课(90分钟)里,至少应有10-15分钟的集体或小组讨论和5分钟左右的学生提问题时间;
4.在每一授课单位(90分钟)内,应有3-5分钟介绍和总结授课内容。
二、课堂教学内容的分类
根据国家颁布的《英语专业教学大纲》、该课程的《课程大纲》和《教学日历》的规定与要求,每(两)堂课程的授课内容应分为A、B、C三类为宜:A类难度最大,应由教师讲解,B类有一定难度,应通过小组或集体讨论形式解决,C类较易,应通过学生预习或课后作业形式完成。A类的教学内容应是该教学阶段的重点或难点,有一定的语言知识深度和文化广度。期中或期末试题须反映A类的教学内容。此外,教师在课上可增补些其他必要的相关知识,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消化、吸收A类的教学内容。
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课堂教学过程中,语言能力的训练必须基于语言知识的真正理解之上,即:先理解,后模仿、练习。此外,语言能力训练内容的设计必须符合英语作为外语的内化规律和学生在该学习阶段中的实际英语水平与能力。
三、课堂活动
课堂活动在这里指的是:为理解、固化课堂教学内容所设计的,由全体学生参与的学术性课上活动。教师设计课堂活动首先应考虑到知识性和与课堂教学内容的衔接,然后兼顾趣味性、表演性。每项课堂活动必须是课堂教学内容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必须反映出本课堂的教学内容与目的。
四、多媒体教学课件
多媒体课件从现阶段来看,指的是PPT(Powerpoint Text)。考虑到外国语学院的技术支持和教师的课件制作水平,我们对英语专业多媒体课件的基本要求是:在有一定的、纲要性的文字表述之外,需以图片、动漫、影像和声音、音乐等媒介,提高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深度理解,增加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如果教师制作的课件不符合上述要求,从原则上讲他/她所制作的不应被视为合格的多媒体课件,也不应该在外国语学院多媒体教室上课。
教研室主任需定期检查教师所制作是教学课件(内容和质量),对不合格者给予正确的指导和帮助。外国语学院针对具体情况给予教师技术上的指导和培训。
五、录像片
在某些课程的设计上,播放录像片作为教学内容的一种补充,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扩大其知识面和思考深度,是有益处的。但是,教师应遵守以下具体的要求:
(一) 影片内容必须是知识性的,是课题教学内容的一种积极的、不可缺少的补充;
(二) 影片中的语言难度不应过大,以普通学生能听懂其50%-60%,或以上为标准;
(三) 在两节课(90分钟)内,影片播放的时间不应超过30分钟,否则另外安排课外时间观看;
(四) 在播放影片前、后,任课教师须做介绍性和总结性的讲解,如:目的、重点、与课题内容之间的关系等等;
(五) 播放影片的日期、时间、内容,必须反映在该课程的《教学日历》中;
(六) 影片内容健康,符合中国国情。
六、作业
英语专业各年级所开设的各类课程,必须有课外作业,否则将被视为没有完成教学计划中的要求。但每门课程的目的与要求不同,其课外作业的内容与量也不同。一般说来,知识性的课程,笔头应多一些,并有一定的深度,而实践性课程,口头作业多一些,并有一定的量的要求。笔头作业要有批改记录,口头作业要有检查备忘录。院长和各教研室主任需每月抽查一次,并有文字记载。
七、参考书及工具书
英语专业的每一门课程在开学1周内,必须为学生列出该课程的参考书或工具书的数目(学生能买到,或在图书馆能借到)。每门课程的参考书和工具书的数量可在3-5部左右。
此外,外国语学院大力提倡学生在上课时携带500页左右的纸质词典,以提高他们的语言判断能力与深度思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