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5年7月6日我院与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联合开展的外文戏剧进乡村活动现场指导阶段正式启动以来,11名外国语学院的学子在老师的带领下深入河间市10所中小学,开启了为期十余天的戏剧排练指导工作。随着活动的推进,同学们将每日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凝结成一篇篇心得体会,既记录下乡村孩子们在外文戏剧学习中的点滴成长——从发音生涩到台词流畅,从怯于表现到自信走位,也展现着大学生们在教学实践中的思考与蜕变——从理论运用到技能打磨,从单向输出到双向共情。这些连续的记录共同构成了外文戏剧进乡村活动的生动注脚,续写着两校助力乡村教育振兴的温暖篇章。
实践感悟
单宇爽 北司徒小学
今日开展英语教学工作,课上以作文形式对孩子们进行 “writing” 测试,引导他们完成学习日志并收录。我们再次完整朗读剧本,系统为孩子们纠音,带领他们学习剧本单词,同时督促学习动机调查问卷的完成。
课下,我们选定 “family” 作为写作话题,督促孩子们完成学习日志,以便课上查验,还为他们细致确定台词 。教学中,遇到不少问题,写作时孩子们词汇量匮乏,基础单词也不会写;读剧本时部分孩子中式发音严重,发音生硬,纠正难度大。为解决这些难题,写作环节我进行一对一指导,现教现写不会的单词,助力他们写作;针对发音问题,我反复领读,让学生模仿,经多次重复,发音有了一定改善 。
通过今日教学,我认识到针对小朋友可运用激励教学法,学习中多肯定、常表扬,提前告知出色完成任务的奖励,借期待推动他们主动认真完成任务,在快乐中求知。
教学里,最难的是纠正部分孩子的中式发音,发音顽固难改;最容易的是教孩子们写作时个别不会的单词,语音敏感的孩子能精准模仿,发音纠正轻松 。孩子们乖巧听话,学习认真、态度端正,接受新知识快,学习能力强。与教学伙伴沟通顺畅,彼此交流想法,积极采纳好创意,伙伴常有独特思路,让教学活动更精彩,我们配合默契,分工自然,顺利推进剧本教学 。
这堂课效率高,师生配合佳,大家为共同目标认真履职,部分学生还提前完成任务,表现优异。孩子们的学习能力与天赋让我触动,课下我用糖果、饮料奖励他们,有孩子回赠饼干,十分惊喜。陪孩子们玩耍时,我关注到未参与的孩子,给予鼓励与引导,单词学习环节也耐心帮助,孩子从不敢开口到顺利跟读,还闹出小差错,最后纠正过来,这堂课让我收获满满成就感,与孩子们相处愉快,也明晰后续教学改进方向,期待下次教学再启新篇。
施梦茹 八里庄小学
今天是在东八里庄中心小学开展教学的第二天。首先,我们带领孩子们复习了一下昨天所学。孩子们单词记的都非常牢固,词句的掌握也比较熟练了,只是唱的时候旋律还不是很熟悉。
之后,我们开始教授剧本的剩余部分。今天孩子们的状态都很好,学的很快,单词记的又快又准。剧本余下部分旋律大多相同,只有台词有所不同,所以教学起来相比第一天轻松了许多。女孩儿们学的很快,对于旋律的把握相对更好一些;男孩儿们也很棒,声音洪亮,但对于旋律的把握可能相对欠缺。一些词汇之间的连读和省音我们会用孩子们能够听懂的形式给他们讲解,让他们在日常的学习中也学会运用。同时,我会鼓励不自信的孩子要相信自己就是最棒的。相信熟能生巧,孩子们一定会越来越好。
课间时间,我带着孩子们玩了转盘的游戏,转到谁谁就唱一小段,然后让被选中的人来抽取下一个“幸运儿”,以此类推。孩子们反响热烈,唱的都很不错,还说要多来几局。好几个孩子不像第一天那么害羞了,更加放的开了,甚至主动和我们聊天。跟孩子们打成一片的感觉很快乐也很享受。
课余时间,我和孩子们聊起平时的学习。孩子们的英语和语文成绩都不太好,理科成绩相对不错。我翻阅了他们现在的课本,发现小学的英语课本构成以词汇和句子为主。聊天过程中,孩子们还说他们都没有学过音标,因此在单词的朗读上有比较大的困难。我想,或许可以以此为切入点,让英语教学尤其是音标的教学从小抓起,让孩子们打好基础,进而减轻孩子们在后期学习上的负担。
总之,我们与孩子们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正是“教学相长”的生动体现。孩子们不断成长、不断进步,我们也会根据孩子们的实际情况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积累经验。愿之后的教学再谱新篇!
张佳祎 北老生中学
今天是“外文戏剧进乡村”项目在北老生中学开展的第一天,作为参与其中的大学生志愿者,这一天的经历充实又有意义,让我对接下来的实践有了更具体的方向。
上午,校长先开了动员大会,简单介绍了这次活动的意义,也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之后,我和南开大学的同学们一起,带着乡村的同学们围读剧本,还进行了第一幕的排练。说实话,一开始我有点担心他们会不会不太适应外文戏剧,但实际情况比我预想的好很多。同学们都特别踏实,拿着剧本认真跟着我们读,背诵的流利程度甚至超出了我的预期,能感觉到他们对这件事的热情。
排练间隙,为了让大家放松一点,也想让英语学习氛围更轻松些,我们组织了一场英语词语接龙小游戏。本是随口一提的想法,没想到大家参与度特别高,虽然有时候会因为想不出单词卡壳,但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笑,那种为了接上一个词而认真思考的样子,让我觉得这个小游戏没白做。
不过,问题也在排练中慢慢显露出来。同学们虽然能把台词背下来,但英语口语表达还是比较薄弱,很多时候更像是在机械地复述,没能真正把台词和戏剧里的情境、情感结合起来,自然也就很难体会到用英语表达的乐趣。下午的英语水平测试也印证了这一点,他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还算扎实,但在灵活运用和口语表达上确实有提升空间。
这一天下来,我既为同学们的认真和热情感到欣慰,也更清楚了接下来我们需要努力的方向。词语接龙的效果让我觉得,或许可以多设计一些类似的趣味互动,把口语练习融入到这些小游戏或者戏剧表演的细节里,让他们在轻松的氛围中慢慢找到用英语交流的感觉。
第一天的实践虽然结束了,但我已经开始期待接下来的日子。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让这些乡村的同学们不仅仅是学会表演一个外文戏剧,更能感受到英语这门语言的魅力,从被动的背诵变成主动的表达。这对我来说,也是一次需要不断学习和调整的志愿经历,很有意义。
李冰冰 北司徒中学
7月8日下午,我再次来到北司徒中学开展英语戏剧教学活动,又有了新的收获和体会。
活动一开始,我们先进行了点名,借着这个机会重新加深对每位同学的印象,这样能更好地在后续环节中关注到每个人的表现。接着,我们继续推进昨天的第二幕剧本内容。让同学们用自己的手机录制各自角色的台词片段,录完后我逐一播放,大家一起参考其他同学的意见,再加上我的纠正,帮助他们感受台词里的情感。看到同学们慢慢找到感觉,能更绘声绘色地读出台词,觉得这样的互动很有意义。
之后,我们安排了听力测试。准备了三篇听力材料,每篇给同学们播放两遍,结束后回收试卷。通过这次测试,我们能大致了解同学们的英语听力水平,这不仅方便我们调整接下来的教学计划,也为本次社会实践调研报告的撰写收集了素材。
最后的“谁是卧底”游戏特别受同学们欢迎。大家每人用一句英语描述自己手中词汇的意思,这次的卧底词是“tiger”,而其他人的词是“lion”。游戏过程中,同学们都很投入,既锻炼了英语表达,又活跃了气氛。
游戏结束后,我们把今天学习的第二幕剧本进行了整体围读并录音,为今天的活动画上了句号。这样一步步推进教学,看着同学们在参与中慢慢进步,让我对接下来的教学更有信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