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全国青少年审美素养,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中央文明办三局、教育部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中央音乐学院等单位于5月23日至5月28日,共同举办了为期7天的“美育云端活动”,深化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助推文明校园建设,陶冶了情操,抚慰了心灵。
沧州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19级英语一班、二班、三班、四班和商务英语班,共计162人,参加了此次“美育云端课堂”活动。学生观看的主要方式为哔哩哔哩客户端。每一天的课堂在该平台都有清晰的日期标识和回放,方便学生查找和反复、变速观看,还可以参与弹幕发言。同学们参与积极主动性高,参与率达到百分之百。
观看过后,部分同学还对此次观看“美育云端教育”做了总结,让我们来看看吧!
2018级本科三班
主题:美育云端课堂观看总结
活动对象:外国语学院18级本科三班
缺席人员:无
记录人:李诗瑶
一. 同学分享观后感
胡月同学: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黄河大合唱》,《黄河大合唱》堪称我们伟大中华民族的千古绝唱。她的深沉、悲壮、激昂、宏伟、雄浑,达到了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的完美结合,是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是从我们民族的灵魂中迸发出的心声,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音乐高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我们永远感谢冼星海,他是我们民族的骄傲。黄河大合唱是我们民族的音乐丰碑,听黄河大合唱,我的心灵受到洗礼,心灵感受到强烈的震撼。
王健伊同学:我们要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教育大学生既要有世界眼光、国际知识,又要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既懂得保持民族价值规范体系,又能融入世界优秀文化潮流,培养有根的世界公民。有根的世界公民是以血缘性、本土性、全球性为基础的。从血缘角度看,更爱自己的父母、亲人、朋友,懂得感恩。从本土性角度看,要热爱自己的乡土,热爱自己的国家,热爱自己本民族优秀文化。
王骞同学:我于5月27日收看“立德树人 美育启智”专场音乐会,这是一场听觉上的“盛宴”。这场音乐会由俞峰院长精心策划,将交响乐与爱国主义完美结合,以优秀的经典音乐致敬新时代。公开课部分主要分为四个篇章。分别是“立德树人,红色经典”“管弦乐队的乐器”“交响乐的发展”和“百花齐放,洋为中用”。正如俞峰院长所说“音乐能够反映一个民族的心声”。艺术是能点亮生命的,美育也能丰盈人生,这次活动使用红色文化艺术加强全体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传承红色基因,不断满足我们这样的年轻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帮助我们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这次活动使我在繁重的学业之余陶冶了情操,同时我也不禁为如今祖国的繁荣富强而自豪。
二.总结
美育是诉诸于人的情感活动的,以感情的激发和陶冶的方式进行,这也是美育的根本特点。对审美活动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通过在在审美过程中情感的激发和自由活动来适情悦性,产生高尚的精神,从而进一步培养审美主体的健全人格,所以进行高尚的审美活动,有助于减少、冲淡私有欲和狭隘的自私观念,受到真善美的熏陶,提高人的情趣和精神境界,达到“陶冶活泼敏锐之性灵,养成高尚绝洁之人格”,实现美育之目的。
活动的开展将助推丰都中学文明校园建设,用艺术陶冶情操,抚慰心灵,以美育人,以文化人。
2018级商务英语
活动总结
美育是审美与教育结合的产物,它的本质特征就是情感性。由于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审美标准,因而美育具有一-定的功利性,它在不同的时代制约于不同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念;又由于美育的本质在于情感性,而美感是内在的、超功利的,故美育的最终价值还是指向"至高的善”
说起对鲁艺文化的创作,就要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用老百姓的语言来写老百姓的艺术,那才是真正有生命力的价值。
元培先生说到:“哲学之理想,概念也,理想也,皆毗于抽象者也。而美学观念,以具体者济之,使吾人意识中,有宁静之人生观。而不至于疲于奔命,是为美学观念惟一之价值。”在这里,蔡先生为审美教育寻找了一个情感上的落脚点和依据。审美教育不能用抽象的枯槁简单的说教,须感情活动的陶冶作用才能达到
同学们,在物质生活日渐丰富的今天,我们更要不断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提高审美情趣正是充实精神生活的重要部分,相信在这一场国家级的艺术课堂中我们能够共享艺术美,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文明风尚,在艺术熏陶中成长!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熟悉的旋律荡漾在耳边,我不禁跟着轻轻合唱。为提高青少年审美素养,以美育人、以文化人,5月23-24日,职教中心全体学生线上参加了由中央文明办三局、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中央音乐学院等单位共同举办的“美育云端课堂”活动。
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黄河大合唱》,《黄河大合唱》堪称我们伟大中华民族的千古绝唱。她的深沉、悲壮、激昂、宏伟、雄浑,达到了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的完美结合,是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是从我们民族的灵魂中迸发出的心声,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音乐高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我们永远感谢冼星海,他是我们民族的骄傲。黄河大合唱是我们民族的音乐丰碑,听黄河大合唱,我的心灵受到洗礼,心灵感受到强烈的震撼。《黄河大合唱》是当之无愧的民族之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黄河大合唱》以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为创作背景,集代表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歌、民乐于一体,更作为民族精神的号角始终振奋人心,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经久不衰,也正像民族的灵魂存在代代人心中。
艺术点亮生命,美育丰盈人生。通过本次活动,用红色文化艺术加强全体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文明风尚,不断满足
青少年精神文化需求,帮助他们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2018级本科二班
主题:美育云端课堂观看总结
活动对象:外国语学院18级英语二班全体同学
缺席人员:无
记录人:黄诺辉
目的:
为提高青少年审美素养,以美育人、以文化人,5月23-24日,外国语学院英语本二班全体学生线上参加了由中央文明办三局、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中央音乐学院等单位共同举办的“美育云端课堂”活动。
观看记录总结:
(一)同学们分享观看的感悟。
王欣雨说:“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歌剧《白毛女》,在开幕式下半场俞峰教授请出解放军文工团副团长、著名歌唱家雷佳,由她讲解歌剧《白毛女》的创作、排演、传承。雷佳通过连线场外专家、访谈场内嘉宾的方式,介绍歌剧《白毛女》与延安鲁艺的深厚渊源,它对中国民族歌剧产生的重要影响。这部作品是在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直接指导下创作的,它继承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基础上,适度借鉴西方戏剧特别是歌剧艺术的成功经验,融会贯通的艺术创造,为日后中国民族歌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开辟了道路。”
邵芸茹说:“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只要我们仔细用眼睛去看,用心去体会,认真用耳朵去聆听,总会发现些什么。我们用心去观察我们自己,会发现每天都不一样,总是会有细微的变化。当我们真的用心去领悟其中的意境时,真的会触动我们的心灵。”
刘雨彤说:“美育是诉诸于人的情感活动的,以感情的激发和陶治的方式进行,这也是美育的根本特点。对此蔡元培先生说到:“哲学之理想,概念也,理想也,皆毗于抽象者也。而美学观念,以具体者济之,使吾人意识中,有宁静之人生观。而不至于疲于奔命,是为美学观念惟一之价值。”在这里,蔡先生为审美教育寻找了一个情感上的落脚点和依据。审美教育不能用抽象的枯燥简单的说教,必须通过感情活动的陶冶作用才能达到。只有真正关于心灵的学问、诉诸情感的学问,才会完善人格、美化人生。”
丰章宇说:“美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以直观形象感人,寓情于理,以情动人,陶冶人的高尚情操,能提高人的审美能力以至完美人格。上了这堂美育课,我觉得这世界满满的都是艺术,这也更加肯定了‘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个观点。”
(二)总结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熟悉的旋律荡漾在耳边,我们不禁跟着轻轻合唱
艺术点亮生命,美育丰盈人生。通过本次活动,用红色文化艺术加强我们的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文明风尚,不断满足青少年精神文化需求,才能更好的帮助我们全面发展、健康成长。